整个面试分为人事部面谈、部门领导面谈和分管行长面谈三部分。人事部的问题比较基础,但是也很关键,尤为重要的是涉及到薪酬构成问题,一定要咨询清楚。部门领导面试就保持谦虚的态度,实事求是的回答就可以,一般已经过了人事部的筛选和面试就问题不大;分管行长得面试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得体,会影响后续领导的一个态度。总的下来,面试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,客户经理除了自身身体素质过硬以外,就是要有一定的客户开拓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。
面试官问的面试题: 1.自我介绍
2.工作经历
3.工作成就
4.家庭情况
5.薪酬预期
6.未来工作计划以及职业规划
其实就是一些基本的面试问题,主要看面试官的心情和面试者的回答情况。
进去互联网公益已经颠覆了传统公益的模式,从而呈现出诸多新特征。比如,“蚂蚁森林”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了公益活动的生活化与社会化——公益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,该项目恰恰以微观生活为切入点,引领了超过2.3亿的用户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,这在传统公益模式下,是不可想象的。
面向移动端的互联网+公益,正使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效率,让公益向着多个维度迅速发展。区别于传统公益模式,互联网公益表现出了生活化、娱乐化、社交化的一面,甚至于公益与生活、娱乐、社交融为一体,从而吸引着万众网民将社会公益推向了社会化。
互联网公益在迅速风生水起的同时,也暴露出了一些“程序漏洞”。比如,前段时间刷屏朋友圈的“一元购画”项目,7个小时筹集善款1500万元。互联网公益让公益与生活、娱乐、社交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,这固然是互联网公益吸引网民并将公益推向社会化的有益组合,但却让公益参与者失去了较真儿的动力。
根据所给材料,请你们小组讨论互联网公益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?
参考思路:公众在消费的过程中随手就能够了解、参与这些公益活动。轻轻敲击一下,就可以让冬日躲在车底取暖的流浪动物避免伤害;随手捐一元钱,就可以让困境中的人们看到希望。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就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帮助他人的公益行动中来,无疑是对“小关怀,大改变”公益理念践行。
公益的核心不是给予别人财物,而是行动与参与,共同参与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。普通公众也许没有办法做慈善,但是却可以参与公益事业。公益的本质正在于点燃人内心的真善美,驱动人的行动。互联网企业具有高度技术能力,能够以通过技术、产品以及创意的手段,寻找适合公众的公益介入模式,用原本冰冷的科技力量驱动人心中的公益之心,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助力公益的优势所在后
浦发银行,线上面试。7-8个人一组,第一次进软件的候考大厅时,我的设备有问题,听不到我说话,我就退出分到下一组了。等了一段时间,可能人数差不多了就被一起拉到面试的会议室,大家一起无结构化群面,只有一个面试官。首先依然进行一分钟自我介绍,然后依次进行个人提问,根据简历内容提问。有银行经历的会问银行实习经历,做了什么工作?怎么做的?没有银行经历的就问为什么报银行?还有一些性格上的问题。我的问题是,你的经历中没有银行和金融相关的,为什么会选择去银行工作?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?大概就是这两个问题,所有人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吧,也挺快的。